关闭

探寻黄岩生态农业发展路径

2015-11-15 08:23:39  来源:365体育官方中文版-台州日报   作者:周薇薇 黄 微 陈 湛

金秋时节,置身于黄岩院桥镇升上洋村数千亩的水稻田里,四周如铺了一层金色巨毯,微风吹拂,稻浪阵阵。院桥镇老农业技术员叶顺根抚摸着身边的稻穗,喜笑颜开:“照目前长势,今年一亩地估计能收1200-1300斤。”该镇是农业大镇,也是黄岩首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依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清洁化和资源化。

在“两山”论断引领下,近年来,黄岩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农业功能,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为主平台,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工程方法,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

“短板”变“跳板”:现代农业布局露峥嵘

黄岩属于“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典型山区,人均耕地较少,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短板”。近年来,该区变“短板”为“跳板”,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黄岩农业总产值10.67亿元,同比增幅4.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万元,同比增幅9.6%。

“黄岩的自然生态,决定了我区必须走高效生态和特色精品路线。”黄岩区农业林业局副局长龚洁强说,“我们要贯彻‘两山’的科学论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不再完全依赖消耗和物质投入取得发展的传统模式。”

不久前,黄岩澄江街道凤洋村万亩橘园丰收采摘的盛况在央视播出,着实让黄岩人民骄傲了一把,也让全国人民感受到这个有着2300多年栽种历史的“蜜橘之乡”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为更好地推动蜜橘的栽种技术和品牌建设,该区在当地建立了黄岩蜜橘主导产业示范区,对园区进行统一管理和技术指导。据了解,今年黄岩蜜橘种植面积将超过6.7万亩,产量预计可达7万吨。

示范区是培育高效、精品农业的“孵化园”。目前,黄岩构建以“三区三园一中心”为总体布局的中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已基本形成。“一中心”就是黄岩农产品冷藏物流配送中心。“三区”是指黄岩双季茭白主导产业示范区、黄岩蜜橘水果主导产业示范区、黄岩东魁杨梅主导产业示范区。“三园”则包括黄岩院桥番茄精品园、黄岩北洋果蔬精品园,黄岩北洋蓝美水果精品园。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的原则,通过建立示范区、精品园,把生态农业的理念不断提升,推动生态农业整体发展。”龚洁强说。

“空白”变“试点”: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保安全

近日,黄岩好再来柑橘专业合作社员工将刚刚采摘来的橘子分类、装箱和通过技术扫描建立信息,然后销往消费者手中。“现在我们的每箱橘子都建立了‘档案’,消费者买到橘子,扫下箱子上的二维码,立刻能看到我们合作社和产品的具体信息,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合作社负责人张章茂说。

不仅柑橘,黄岩区多家合作社的产品近期也都有了“身份证”。该区目前正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二维码追溯工作,让消费者在购物后可以凭借“条形码”,查询选购产品的生产记录、加工流向、销售运输等全过程,实现安全购买、放心消费。

“通俗地说,追溯平台是农产品的‘身份证’,对我们初级农产品监管部门来讲是‘执法通’,对生产主体来讲是‘身份证’,对消费者来说是‘信息通’。目前我们正在着手试点工作,接下来将一批批跟进开展。”黄岩区农业林业局质监科工作人员说。

今年以来,黄岩区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为契机,通过建立农产品信息录入始端和综合农产品质量信息等平台,利用无线射频识别、集成电路运行、条形码识别等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销售、追溯各节点信息互联互通,全区逐步建立起源头可追溯、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可追溯体系,保障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全区78家区级以上规范化、示范性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三品一标”和部分自愿要求建设的生产主体已全部录入追溯系统,主体追溯率达到100%。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生态农业践行“绿富美”

“现在水培蔬菜的日均产量能达到1万斤,卖价比市面上普通的高30%左右,利润相当可观。”台州绿沃川农场总经理朱利宾指着眼前的18亩绿意盈盈的蔬菜告诉记者。

位于黄岩北洋镇联宏村的绿沃川农场是一家集研发、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农场,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蔬菜类薄膜智能联动温室,是亚洲首个、全球第二个全程自动无土栽培样板基地。

“从播种到收割,我们做到了100%无农药、无污染,生产出来的蔬菜是健康环保的。”朱利宾说。

生态循环农业经过黄岩这几年的不断实践探索,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发展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产品“高效生态农业”道路。

黄岩西部富山乡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凭借这一地理优势,当地农民种起了红茄、黄瓜、四季豆等高山蔬菜,价格比一般市场高出一头,仍供不应求。北洋称歇粮食生产功能区里的黄岩中德家庭农场将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喂牛,所产牛粪经过堆肥处理后全部用作种植肥料,实现了农业的生态循环。头陀的黄岩金国果蔬专业合作社则将传统的河道放养蛋鸭污染水体转变为果园套养蛋鸭、小池供水的生态模式,形成了鸭粪肥地、李树遮阴、青草喂鸭的良性循环系统。

“发展农业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我们要把农业发展置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根据自然资源禀赋的特性,将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合理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才能实现‘绿富美’”龚洁强说。

责任编辑:张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