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夕,在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经中国重要农业遗产专家委员会论证分析,天台香鱼养殖和云雾茶文化系统、乌药文化系统、小狗牛养殖系统一起,同时入选了具有潜在保护价值的农业生产系统。
香鱼是一年生小型经济鱼类,因其脊背的香脂腔道能散发清香而得名。相对之其它三种,天台香鱼的名声并不响亮。尽管古时天台香鱼曾作为贡品,但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水利设施建设、工业废水污染、滥捕等原因,香鱼资源减少,野生香鱼近乎绝迹。但为何天台香鱼还能“游”进全国农业保护系统中?
这得益于该县近十几年来香鱼养殖业的兴起。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天台办养鳗场的水产养殖户王彦淮看到日本市场上香鱼走俏,便有心发展香鱼养殖。
在王彦淮看来,天台原本就盛产香鱼,日本人既然喜欢香鱼,那何不借国清寺是日本天台宗祖庭这样一个有利条件,做大香鱼产业呢?就这样,王彦淮与香鱼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打开了国内外的市场,年产量达60吨左右。
在“五水共治”行动中,该县水利水电局为修复“母亲河”始丰溪水域生态环境,在始丰溪及支流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最多一次放流的香鱼苗达150多万尾。在香鱼的原产地天台县泳溪乡,当地曾因农业违规超标用药及毒鱼、炸鱼现象频繁,香鱼的生存环境遭受了毁灭性破坏。为唤回香鱼,该乡也开展了香鱼放流活动,并组建了护渔队。
在各方的共同呵护下,难得一见的香鱼开始重回了人们的视线。近年来,天台香鱼多次参加省农博会,屡获“优质奖”“新产品金奖”,目前,香鱼已成为天台知名的旅游产品。
人们的餐桌上,香鱼被做成了各式佳肴,或蒸、或炖、或炸,鲜美无比,而它也被当地的农家乐经营户当成了招牌菜。最常见的是煎炸法,炸过的香鱼,体内香脂渗到体表,口感鲜美,外酥里嫩,唇舌生香。眼下,香鱼还是“中国浙菜——乡土菜谱”中的一道精品菜。
香鱼经济在龙溪乡已渐成气候,近年来,该乡每年都要举办“赏荷花美景,品美味香鱼”活动,助推了当地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