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为做全国文明“示范生” 台州人有多努力?

2017-11-15 08:33:33  来源:365体育官方中文版-台州商报   作者:夏仲超 李昌正

从2006年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到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金字招牌”,11年,台州人终圆梦!这既是600多万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辛苦耕耘后的成果。

抓重点,夯实文明创建基础

面对组合式城市大而散的现实问题,台州重制度、重民生、重参与,牢抓重点创建文明城市。

市四套班子直接联系街道(乡镇),一线破难,解决民生难题。此外,将创建工作纳入各区、部门的考核中,创新制定考核模式,着力解决创建中的实际问题。

基础设施攻坚、交通秩序整治攻坚、城市环境秩序攻坚、小餐饮专项整治攻坚等“十大攻坚”专项行动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抓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秩序井然有序。

为形成全社会良好创建氛围,我市以点带面,开展文明楼道、街区、小巷、公园、社区、学校、窗口、城中村、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等十大文明示范点建设,共建成各类示范点800余个。以文明家庭和省级以上道德模范“足迹印模”为主线打造“文明之路”;打造“文明朗读亭”,用“文明之声”为城市增添文明色彩。各类活动在全市形成了一股文明创建的热潮。

另外,还在餐饮、诚信、出租车、公交车等民生上着手,建立“红黑榜”,鞭挞不文明行为,树立文明榜样。

台州的文明之风,很多人都有共鸣,在突出文明城市创建的群众性的同时,台州文明城市的创建已然成为了全民创建。

“百团千人”市民监督行动,组织招募1000名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组成100个分团,以集中监督和分散监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监督。“集中志愿服务日”发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机关干部等各类群体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18万人次。“随手拍”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用镜头记录发生在身边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和文明礼让、敬老爱幼等文明新风。

破难题,开展多项行动全面创建

参照测评标准,此前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上还存有不少问题。之后,随着“光盘行动”、“向陋习宣战”、破除“丧葬礼俗”、“清剿难题王”等行动的展开,各个问题被逐一击破。

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连续4年来,台州开展“文明餐桌”活动,引导全市以实际行动破除铺张浪费的陋习。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623家中小学校的100多万师生参与“光盘行动”,市级300多家文明单位、机关部门带头承诺,摒弃不良餐桌陋习。

今年以来,全市对机关企事业单位车辆斑马线前未礼让行人、闯红灯、违法停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车辆进行实名曝光,并对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约谈。

现如今,在台州斑马线前,机动车礼让行人、行人快速通过斑马线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交通违法行为也大幅下降。

为破解创建中的难题,台州开展了“清剿难题王”和“八必清、八必拖、八必罚”行动。从突破创建工作中的难题、阻点入手,共排出涉及城中村(城郊村)、市场及周边、老城区和闲置地块等17个“难题王”,相关区领导和部门领导联系包干限期破解。

不定期开展夏日专项行动,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8种违规现象进行清理;对严管街(路)区域内出现公交站内停车等8种违法停车行为一律以拖车处理;对随地吐痰等8类不文明行为实施罚款……

此外,台州将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专项行动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精准发力,主动向问题开刀,成效显著。

提软实力,打造“温暖之城”

11年砥砺前行,台州致力打造的是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台州着力提升市民素养,在弘扬道德、传播风尚上注重示范引领。近年来,我市入选浙江好人榜及中国好人榜人数位居全省第一,涌现出全国首届文明家庭王雪娟家庭、全国文明道德模范郭文标等一批道德典型,被誉为“台州好人”现象。

连续几年来,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台州好人榜”、“美德少年”等系列评选活动,从民间,从平民视角选树典型。

为潜移默化地弘扬先进典型精神,我市修建“好人纪念馆”、“好人长廊”、“好人广场”等成为重要的宣传阵地。建立好人工作室,如“陈斌工作室”,在立足普法宣传、纠纷调解的基础上,为市民提供法律、书法、美术培训,受教育群众近10000人次,有效放大了好人传播效应。

在台州市区,市民随处都能看到“文明出行”的公益广告。入城口、交通要道、公园广场等醒目地段分别设置了一批档次较高、体现地方特色的大型亮化公益广告作品。

路桥区投入1.5亿元全面改造14公里长的东方大道;黄岩区从基础设施入手,投入1800多万元,对主城区总长度21公里的42条背街小巷进行疏通改造,既实现了干净、整洁、舒适创建标准,又较好地保留了黄岩的历史文脉。

台州是“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在创建的过程中,坚持将城市内涵提升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对此,台州的做法是:建设山海水城,增加城市的“颜值”,弘扬和合文化,提升城市的“气质”;打造制造之都,丰富城市的“骨骼”。

责任编辑:余彩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