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椒江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在向孩子们讲解防溺水知识。 本报通讯员何文斌摄
如何纠正一些家长的错误观念,让安全意识深入学生心中……天气渐热,马娅芬和仙居县冬泳(水上救援)协会的其他会员一起,奔走于仙居各中小学校宣讲防溺水知识。敬畏意识和工具意识,是这些年来马娅芬想要教授给学生们的自防自救“武器”。
马娅芬有三个身份:仙居县冬泳(水上救援)协会会员、仙居实验小学老师,同时也是一名11岁男孩的母亲。在防溺水上,她既是宣讲者,也是实践者。
去年我市部署开展的“防范溺水护航生命”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发生溺水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0.82%、51.43%。今年我市继续将预防溺水工作作为夏季治安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于日前召开了“守牢河塘、呵护生命”全市预防溺水全民大行动动员大会,推广仙居县防溺工作经验。
敬畏自然,培养工具意识
夏日临近,仙居各校联合仙居县冬泳(水上救援)协会,结合“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活动,开展了防溺水专题教育,内容涵盖自防自救的技能、救生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危险往往就隐藏在认识误区和侥幸心理中。”马娅芬认为,家长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安全意识,所以家长要改变错误观念,摒弃侥幸心理,教育孩子对自然要有敬畏意识。
而家长防溺水知识的储备不足,导致他们只能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要去野外游泳,对于遇到危险时该如何自救或他救,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防溺水教育,不能停留在‘水深危险’。”马娅芬说,这就需要培养工具意识,在自己掉水里或看到别人掉水里了,知道要怎么呼救,如何力所能及地利用工具救人。
每次宣讲,马娅芬都会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安全技能告知家长,“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家对防溺水教育越来越重视了。”
家校衔接,筑牢安全防线
对学校来说,防溺水不只是一项暑期教育活动,早在开学之初,各项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就开始部署起来。椒江永安小学老师叶义东就利用班会或课余时间,跟学生们聊聊安全那些事。
据悉,目前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其中外来务工者子女、留守儿童占到大多数。
“其实,老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家庭教育依然是最重要的一环。家长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更多,关系更亲密,能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更明显。”叶义东坦言,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周末都要上班,必要的安全教育存在空白区,孩子经常处于无人监管状态,隐患随之而来。
叶义东认为,家长应当绷紧安全弦,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抽出必要的时间系统地了解各类安全知识及技能,言传身教,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剧的发生。家校的有效衔接,有利于筑牢孩子的安全防线。“也希望能有更多关于防溺水的专题教育能走进我们学校,给孩子带来更为专业的技能知识。”
警民联动,溺水警情快速救援
基于良好的志愿者队伍基础,仙居大力推动民间专业救援力量建设,将民间救援组织纳入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溺水警情快速救援机制,采取派出所和救援组织共同出警处置的模式。
“民间救援力量的参与,既能及时有效地完成救援任务,也缓解了警力不足、民警救援技能不足的状况。”仙居县公安局白塔派出所所长应建火介绍,接到警情后,会根据是深山迷路或是被困水中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救援力量。
应建火说,平常看似清澈见底的溪流,其水深也难以估摸,同时也受上游水情影响,市民游玩下水后容易措手不及,产生危险。对于封闭式水域,在做好硬隔离的基础上在重点区域增加了视频监控,如果有人下河后会触发太阳能喇叭,提醒市民“严禁下水游泳,请你马上上来”。
而开放性水域除设置有警示标识、救生杆等基础设施外,重点区域设有太阳能喇叭提醒市民谨慎下水。“同时充分整合水利、农业等视频监控,联动互通,巡逻人员通过手机就能了解水域情况。”应建火说。
此外,以网格员、擅水性村民等组成的护溪队,会携带必需的救援设备,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强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