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他是温岭人民调解工作的“金字招牌”

2018-06-05 10:36:28  来源:浙江日报  

老李的秘诀:讲情理更讲法理

温岭老市府大院内,树影斑驳。这里有个人民调解委员会,27位“老娘舅”,9个调解庭,处理过9000余起纠纷,无一悔案、无一错案。这是一支了不起的队伍。

温岭市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李家顺年届古稀,两鬓已斑白,却激情满满,是“老娘舅”中的“领头雁”,投身调解工作已有9年多,人称“老李”。

在别人眼中难以解开的疙瘩和死结,为何到了老李这里就能迎刃而解?他笑言,没有什么秘诀,无非就是既讲情理,更讲法理。上世纪八十年代,自部队复员转业后,老李长期在温岭法院工作,后出任副院长一职,分管民事审判领域,又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担任过副主任,这些经历与后来他最拿手的“调解功夫”无不息息相关。

有一次,温岭某村一位村民因饮酒过量不治身亡。医院方面给出结论:心源性猝死。对此,家属难以接受,陪酒者也趁乱起哄。一群人对该院医护人员持续围攻殴打,并砸坏医疗器械和设备,严重威胁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依据民法相关规定,向当事人敬酒者同样负有民事赔偿责任!”调解现场,老李义正辞严,一句专业的“猛喝”一下子让气焰嚣张的陪酒者傻了眼。

几年前,临近年关,天寒地冻,有位孕妇在当地某医院生产。不幸的是,由于脐带绕颈致使窒息,胎儿夭折,家属悲恸欲绝,与医院产生了纠纷。老李闻讯匆匆赶来,好言相劝,调解工作一直做到了大年三十傍晚。最终,家属与院方达成和解,就赔偿数额亦达成一致。“谢谢您!谢谢您!”家属紧紧握住老李的手,动情地说。

这些年来,老李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平均每年要调处100起医患纠纷,数量庞大、案情复杂。每年年底,他都会对相关医院进行回访、提出建议,从源头上避免医患纠纷,同时也请他们对调委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面对记者,老李捧出厚厚一摞精心归档的调处案例,边翻边介绍,当年成立调委会的初衷,就是为了缓和医患矛盾,后来又逐步建起涉诉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海洋渔业纠纷、城建纠纷等调解室。

调解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剑拔弩张的情形,当事人唇枪舌剑,甚至大打出手。有关部门曾提出给调委会配备保安,但被老李婉拒了,“有了保安适得其反,群众会把我们放在对立面。做调解工作,其实就是做好事,只要注意方式方法,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做调解工作,几乎没有报酬。本该颐养天年,老李每天挂念的却依然是那些当事人。“做事认真,没有架子。”在老搭档、调委会副主任诸葛碧如看来,老李法律知识全面,遇事不忘听取他人意见,多年合作一直很愉快。调解员陶夏林也说,老李大事小事均亲力亲为,还经常组织大家学习政治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

作为温岭人民调解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老李说,这是个良心活,没有一成不变的经验,唯有用心、用情,“每当纠纷得到妥善解决的时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责任编辑:杨能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