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忠坐在床边,向朱华菊转述医生告知的孩子情况。
奇迹宝宝
7月13日早晨8点多,朱华菊的腹部开始间歇阵痛。丈夫刘大忠以为是普通的胎动,没太注意。
十几分钟后,阵痛越来越强烈,朱华菊的额角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刘大忠送她到做孕检的路桥新桥一家医院。
9点多,朱华菊的羊水破了。“离预产期还有两个半月,这不是早产,是流产,很可能已经胎死腹中了。”医生告诉刘大忠,“这个手术这里做不了,赶紧送到大医院去吧。”
这个32岁的年轻丈夫眼前一黑,差点站不稳脚跟,“宝宝没了……”但晃神只持续了几秒,他向打工的工厂老板求助,此刻,保住妻子的性命才是最要紧的。
老板立即开车送夫妻俩到温岭新河一家医院。医生的话让刘大忠心底重新燃起一丝希望,“孩子可能死了,也可能还活着。这个手术风险很大,我们没条件做,建议转院到温岭市区或温州。”
三人马不停蹄地赶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入院,等待手术。
煎熬的26小时后,7月14日下午2点多,刘大忠在产房外听到了喜讯——孩子出生了,活着,27周零5天,比预产期早了两个多月,出生时仅1.085千克。
累得几乎没力气呼吸的朱华菊,眯着眼看了一眼漂亮但小得不像话的儿子,就被推进了产妇病房休息。
刘大忠笃定地告诉老板,告诉弟弟,告诉贵州老乡,这个死里逃生的孩子,是天赐的奇迹。
一面难求
8月2日下午,在路桥新桥凤阳章村一家筛网厂的工人宿舍里,朱华菊一见到从医院回来的刘大忠,就问“孩子怎么样”,刘大忠小声答,“今天没见到孩子”。
朱华菊没想到,手术室里的一眯眼竟是19天来唯一一次见孩子。
孩子一出生,就被抱进新生儿科的特护病房。由于早产,宝宝的肺、心脏等器官都没发育好,必须住在保温箱里,靠呼吸机和胃管存活,由医生和护士专门照看。
孩子出生后,刘大忠去了医院9次,见到孩子2次。经医生同意后,他穿着隔离服、戴着脚套进入特护病房,隔着保温箱的玻璃,看了几秒钟,“他头上包着纱布,身上什么也没穿,嘴上、鼻子上都插了管子。他太小了,瘦得只能看到骨头,一点肉也看不到。”
还在月子里的朱华菊也去了一趟医院,央求医生让她看看儿子。医生说:“外面的一个细菌带进去,就可能引起感染,对孩子来说是致命的。”夫妻俩文化程度不高,这些道理他们不完全明白,但听说不探视是为孩子好,他们离开了。
刘大忠夫妇已有一个6岁的女儿,五年前就办了二胎准生证。刘大忠说,因为妻子身体不好,一拖就拖了几年,去年妻子身体好转一些,才怀了这个孩子。
不能放弃
刘大忠夫妇是贵州人,在台州生活已有10多年。
朱华菊患有甲亢,吃了八九年药仍然没有根治。因为身体不好,她没有工作,平时在家带女儿。刘大忠在路桥的几个厂里辗转打零工,养活一家三口。
六年前,刘大忠的母亲患胃癌去世,医药费和丧葬费花去了所有积蓄。去年,老家贵州的旧屋需要修缮,刘大忠又花了一大笔钱。今年,全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目前,他们已花费医药费近5万元,这其中除了打工的积蓄,还有向亲戚、老乡们一人几千元借来的钱。
主治的林医生告诉记者,婴儿体重已上升到1.27千克(8月1日晚测),19天内婴儿多次出现发炎、发热等症状,但都度过了危险,8月1日曾摘下呼吸机换吸氧方式治疗,但出现不良反应,后换回呼吸机。
该医院新生儿科的另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不满30周的早产儿病例很少,治疗风险极大,在不出现感染、恶化等的情况下,需要2至3个月的治疗周期,治疗原理是用保温箱尽可能模拟母体,让早产儿生长发育。
他告诉记者,该院曾有治疗成功的病例,一个26周的早产儿,出生时仅0.8千克,治疗三个月后出院,如今已满一周岁,抵抗力仍然较弱,但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增强。
“医生和我明确说过,孩子情况特殊,还在危险期,一次小发热没挺过去,就可能人财两空。”刘大忠说,“但只要有一点希望,我就不能放弃,我想让儿子活下来。”
接下来还需要几万元医药费,刘大忠没了主意,“老乡们也没什么钱,能借的都开口借了。”本报福彩帮帮帮栏目将为他申请1万元救助款,如果读者有意伸出援手,可汇款至6228581099032267270(农村信用社,朱华菊),帮助这位新台州人圆一家四口团聚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