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黹的“黹”字,估计读准确的人不多,更多的人也不知道抵黹为何物。但如果用台州方言读出来,稍微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因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它是每个家庭的常用之物。
抵黹的“黹”,音【zhǐ】,“抵黹”两字,台州方言读作【dǐ zhǐ】。这是一种环状金属套,与男士戒指相似,也可以叫做手指套,通常为铜质或银质材料。过去家庭妇女做针线活时,将抵黹套在中指第二节上,碰到较厚的布料,穿针较为吃力或难以穿透时,将套有抵黹的中指弯曲,抵住针屁股,稍稍用力,针头就能顺利穿过。
明白了抵黹的作用,按现代的器物命名方法,抵黹就是一个顶针器。抵黹是旧时女子做针线活时的必备器物,它同针、线、钻头、剪刀、布头等成为母亲、奶奶针线笪(【dá】,小箩筐)里不可缺少的东西。
抵黹用场最大的地方是绣花、做鞋、纳鞋底。绣花的图案,因为绣织重叠的丝线较多,致使后期穿针阻力增大。而做鞋、纳鞋底使用的布料较厚,特别是纳鞋底的布,是用十几层的碎布、浆糊粘贴重叠形成,往往先用钻头钻好孔,再穿针;即使如此,穿针仍然吃力,需要抵黹助力。
小时候听大人们叫这个东西为“抵黹”,并不知道它的写法,以为方言读音不一定有对应的汉字,想当然地认为写作“抵子”。读了台州日报翁赋先生(已退休)在《漫步中忆想》一文中的“抵黹”两字,才茅塞顿开,原来抵黹的“黹”字,是这样写的。
抵黹,有的地方叫做“錔”,音【tà】,词义就是金属套。那台州方言为什么叫作抵黹呢?“黹”字的用法正确吗?
黹,本义为“缝纫,刺绣”。《说文解字》载:“黹,箴缕所紩衣。”《尔雅·释言》载:“黹,紩也。”常用词“针黹”,或“女红(gōng)针黹”,都是指缝纫,做针线活。《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有一段话:“众人皆知他们不能针黹,不惯使用,皆不大责备。其中或有一二个知事的,愁将来无应时之技,亦将本技丢开,便学起针黹纺绩女工诸务。”
抵黹这样的器物,用来作顶针器,正是缝纫时的必要的辅助工具,用词十分准确恰当。抵黹的叫法,比用“錔”字的直白叫法,或者“顶针器”的功能性命名,多了几分文化的内涵与韵味,足见台州民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