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显南在编竹椅。
初春的一个上午,笔者来到黄岩区新前街道峰丘村一间三层楼房前,只见77岁的余显南老人正蹲在自家的墙角处,就着一堆柴火,将一根削好的毛竹放在红色火焰上来回烘烫。
老人烘烫的毛竹,用来做竹椅的靠背。当坚硬的毛竹被烘烫软熟时,余显南熟练地将其扭弯,竹椅靠背的拐弯环节便大功告成。这是竹椅编制中较为复杂的一道工序,但对已从事竹椅编制63年的余显南来说,早已轻车熟路了。
峰丘村是个远近闻名的半山区,这里连绵的青山和茂林修竹,一直以来有着编制竹椅等竹制品的传统。14岁那年,小学毕业不久的余显南开始随父学起编制竹椅手艺。那时,他或者上山砍毛竹取料,或者回家编制竹椅,仅花5天时间,就能编制出15张竹椅。做好的竹椅他肩挑到山下的屿下街卖,每张竹椅卖1.5元,15张竹椅获得22.5元的回报。
拿着这笔钱,余显南会开心好久,因为当时在生产大队劳动一天,也挣不到2元钱,余显南感到了靠手艺赚钱的乐趣。从那时起,他就一门心思靠着编制竹椅这门手艺谋生,一干就是63年,从未间断。至今,他累计编制各种规格不一的竹椅超过10万张。由于他编制的竹椅美观、精巧、坚固、耐用,除慕名前来订购的,还销往路桥、温岭等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余显南告诉笔者,编制竹椅不需要有较大的作坊、工场,并且所用工具简单,备上锯子、快刀、铁凿、卷刨、手锤、电钻就可以。但编制竹椅手艺也是一个苦活,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得起床干活,直到天黑才歇手。正因为长年与竹子打交道,余显南的双手布满了厚茧和伤疤。编制竹椅需要一直弯着腰,有时一天下来,他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年轻时,他每天最多能编制10多张竹椅,现在年事已高,每天只能编制2张至4张。
“这些年来,传统竹椅正受到现代工艺的冲击,加上毛竹不断涨价,编制一张竹椅已赚不到20元钱,因此,编制竹椅的手艺人越来越少,更趋向老龄化,年轻人大多都不愿意学习这门传统手艺。”显南感叹道。如今,编制竹椅虽然辛苦赚钱也不多,但余显南说自己习惯了,会继续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