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重构椒江文化

2018-06-23 09:28:05  来源:365体育官方中文版-台州日报  

□讲述王康艺 □记录包建永

椒江是依靠“码头”发展起来的。人们在谈论椒江时,总认为椒江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地方;如果说有,那也是一种浅薄、狭隘甚至是落后的“码头文化”。

椒江同时也是台州市政府所在地,是台州主城区的主要载体。在新时期下,我们该如何认识椒江,如何挖掘椒江文化遗产,如何塑造符合时代特征的椒江文化?第96期千禧读书会邀请了地方文化学者王康艺先生,他全面总结了椒江文化源流,并阐释他对重构椒江文化的设想与建议。

发展码头经济

椒江旧称“海门”,依靠“码头”起步,而且最初是在紧靠椒江(椒江既是江河名称,也是行政区划地名。此处指江河。)南岸一带逐步发展起来的。椒江的“码头”发展历史可分为三阶段:栅浦、葭沚和海门。

栅浦也叫“栅川”,是椒江最早发展起来的地方。“栅”,指的是用竹木或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赤城志》上记载,栅浦是“古捍守之地”,也就是古代的要塞之地。这里因驻军而带动了经济发展。

过了约400多年,进入明朝(1368-1644),当时的栅浦出现了何、苏两大姓。进士何宠(官至广东潮州知府)、何宽(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两兄弟,晚年回归乡里,热心家乡建设,用石板、石块在浦口建造了埠头,民间称之为“何埠”。几十年后,当地名人曹衡又开通了栅浦泾流,接通黄岩东官河,使温黄河网连成一片。从此,温黄平原的粮食、布匹、水果经由何埠,源源不断地出口外地,外地物品经何埠进入温黄平原内陆——栅浦成为椒江南岸物资聚集的初级市场。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栅浦人苏若溪在“何埠”的东侧又建造了苏氏义埠。至同治年间(1862-1874),苏抱经又砌一石埠。至此,栅浦拥有了三个石砌的踏步码头,“一时巨商大贾云集”。据《栅浦何氏宗谱》记载,当时的何氏家地,“以外楼贮货,江海珍馐填塞充盈,十余年间积财而成富室矣”。

葭沚大约是从清代乾隆中期才开始兴盛起来的,逐渐取代栅浦,成为新的贸易中心。清代《葭沚重修海防同知署碑文》记载,当时葭沚已成为“台郡之咽喉,为海隅之隘塞”“居民不下三千余家”。

经济繁荣导致贫富两极分化,一部分人为饥寒所迫,流为“盗贼”。葭沚的民风也由“朴实敦厚”变为“犷悍之习”。史料记载,当时经常有货船被抢、路人遭绑架、商贩被“敲竹杠”。

道光二十三年(1843),经椒江地方知名人士陈兆寅、陶湮元奏请,于葭沚设立海防同知署衙门(又称“台州同知署衙门”),目的是“以资弹压”。由于担任的官员是台州府的第二把手,因此又叫“二府衙门”。首任同知叫龙光甸,继任同知叫成邦干。

在葭沚兴旺了100多年后,也就是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海门开始兴起。

海门的历史,几起几落。据《海门志稿》记载,海门在北宋时期是海边的一个无名小渔村,至明代初年,海门“立卫筑城”,开始出现“人烟稠密、地无空余、第宅星罗、楼台棋布”的景象。后来,经倭寇的袭扰、耿(精忠)乱的焚烧、广匪的杀戮和洪潮的淹没,海门满目疮痍。至清同治、光绪年间,海门才又一次抬起头来,得到迅速发展。一直到抗战爆发,海门达到鼎盛阶段,有“小上海”之称。

海门的兴起大致上有两个原因。一是福建人的作用。随着海涂涨溢,椒江海岸线东移,来浙“闽船”大多停靠在海门,带动海门繁荣。光绪九年(1883),闽人在海门通衢街设立“福建会馆”,并设立“福建道头”。光绪二十四年(1898),海门又开凿了新河,与温黄平原相连,物流更加便利,贸易进一步发展。

第二个原因是“台大关”的设立。“台大关”是俗称,全称为“浙江海关分关”,设立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原址在葭沚;咸丰二年(1852)迁至海门临江门吊桥头外。

“台大关”的设立,标志海门开始立埠通商,与宁波、上海等地的联系日益频繁。光绪二十四年(1898),海门正式对外通商,外国人开始进驻。以李思聪为代表的天主教(梵蒂冈)势力急剧扩展,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始,在涂地上造仓库、建房屋、立街道、造码头,以至于海门港区近一公里的主岸线,皆为天主堂所有。

1911年,海门爆发了收回轮埠的斗争。黄楚卿、陶寿农、杨晨等本地有识之士筹款10万元,于1914年赎回被李思聪侵占的海门码头基地200亩,成立台州第一家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振市公司。

因此,说到椒江“码头”的形成,有几个明显的特征。首先,它是由于军事需要发展起来的;其次,它是一个从西向东发展的过程,先栅浦,再葭沚,再海门;再次,它受到福建、宁波、上海等地的影响,也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椒江的“码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福建、上海等地的一些文化传统,同时又加入了西洋文化的元素。这从现存的海门老街的建筑中可以看出,北面多为欧式建筑,南面先有明清建筑,后有民国时期海派风格的建筑。

走向都市文化

椒江文化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包容性与发展性。

我们今天所说的椒江,与以前的椒江不是同一个概念。它实际上是随着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民国二十四年(1935),临海的章安、前所被划归椒江,这样椒江就有了“一江两岸”的概念。1984年,黄岩的三甲区、洪家区,临海的黄礁乡被划归椒江,椒江的地理面积进一步扩大。

随着行政区域的变化,椒江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椒江原有的是港口发达、经济繁荣的海门“码头文化”,后来加入章安的“古郡文化”,再后来又增加了临海、黄岩的“耕读文化”,从而组成复合型的多元文化。

所以,“码头文化”是椒江文化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但不是椒江文化的全部。由于章安“古郡文化”的加入,椒江文化一下子从明清时期提前到两汉时期,由于“耕读文化”的加入,椒江文化的内涵显得更加厚重,具有了儒学文化传统的特点。

不妨这样说——椒江是一座新兴的城市,不断成长的环境赋予了椒江文化新的内涵。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这三种不同的文化还没有紧密融合在一起,椒江南岸、北岸之间,椒江与黄岩、路桥之间,都有明显割裂。因此,只有经过一个包容发展的过程,一个不断“濡化”“涵化”的过程,椒江文化的“整体性”才能形成。

椒江文化还在整合、发展之中。我们应当看到,1994年台州撤地设市,椒江一跃成为“新府城”。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椒江出现了“都市文化”的萌芽。这种文化无论是从城镇规划、城市建设来看,还是从人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信念等来看,都与先前的文化类型有很大不同。可以相信,经过若干年发展,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都市文化”必将成为椒江的主流文化。

①1975年海门航运分公司建造浙江403、404客轮,恢复椒沪客运。图为旅客登上404客轮去上海。

②葭沚下街。 ③椒江东新街仿上海石库门住宅。

责任编辑:杨能勇
相关阅读